今天,央视新闻报道了对于央行行长潘功胜的采访。
对于接下来的货币政策,潘功胜讲了两点:
首先我们要加大实施力度,让它落地生效。
第二,我们会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,来进一步谋划新的增量政策。
核心就是“新的增量政策”这六个字!
那“增量政策”在哪里?
文中并没有明说。
但是,文中唯一的图片,上面的文字是:能够收购存量的商品房!
这个图片,应该是接受采访视频中的截图,为什么要用这张图?
是不是意有所指?
今天上午,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月经济数据中,房地产相关的数据是:
1—7月份,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0877亿元,同比下降10.2%(按可比口径计算);
1—7月份,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54149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18.6%,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1.1%。新建商品房销售额53330亿元,下降24.3%,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5.9%。
7月末,商品房待售面积73926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14.5%。其中,住宅待售面积增长22.5%。
地产业持续大幅下滑,直接拖累中国经济。
房子也卖不出去,库存也越来越高。
5月份的时候,哨兵就分析过:管理层会先刺激老百姓去买房(降息、降首付、取消限购等),等到过了一段时间之后,发现效果不好,国家队就会被迫开始亲自下场,大规模的收购存量住房。
这是唯一的手段。
前不久,深圳已经开始启动收储了。
珠海也宣布了120亿的收储计划。
其实吧,地方政府自然是乐意收储的,毕竟,救房地产,本质上就是在救地方政府自己。
但是,钱从哪里来?
这才是关键问题!
当年的货币化棚改,也是由央行通过PSL定向放水支持的。
现在,要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收储,那自然也需要央行出钱(定向放水)来支持。
所以,今天潘功胜接受的采访,可能是一个信号:央行准备定向放水救楼市的信号!
关键的问题在于:央行可能会投入多少的资金来支持存量房收储?
参考当年的货币政策棚改:
2014-2020年,为了推动棚改货币化,央行累计通过PSL投放3.67万亿元!
这一次,可能需要的资金规模更大 。
5月份的时候,兴业证券做过测算,当时是基于4月份的全国库存面积和价格计算的:
2024年4月全国商品房(住宅)广义库存约14.7亿平,对应去化周期约26.5个月,按18个月去化周期作为商品住宅库存的合意水平,当前商品房(住宅)市场需要收储面积为4.7亿平。
4月百城住宅均价16355元/平,分别按照折价10%、20%、30%计算,对应收储资金规模分别约为:6.9、6.2、5.4万亿元。
不过,这个价格是按照百城住宅均价计算的,这个数据,肯定是高于全国平均值的。
所以实际需要的资金规模,应该小于上面计算的结果。
另外,方正证券是另一种算法:
截至4月末,全国开工未销售住房(广义库存)为20亿平,对应收储约6亿平,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约为9980元/平,按7折计算对应资金规模约4.2万亿。
综合来看,要解决房地产库存的问题,估计需要不少于4万亿的资金用来收储存量住房,大概才能解决问题!